BC電池的假想敵
2022年11月2日,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等爲隆基全新組件Hi-MO 6揭幕
01
以军称打死哈马斯一名指挥官 哈马斯暂无回应
官媒新聞,不宜過度解讀
9月11日,國家能源局官網轉載了新華網採寫刊發的一篇新聞,標題是《未來5-6年,BC類電池將是晶硅電池的主流》。
文章在導語部分這樣寫道:
“在未來5-6年,BC類電池由於其高轉換效率和產品價值,會受到光伏行業越來越多的青睞,更多的頭部企業將快速過渡到BC類電池。隨着市場投放的增加,BC類電池將成爲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隆基綠能的大量產品也會採用BC類電池技術路線。”
哈喽,猛鬼督察官 小说
這篇由中央媒體採寫刊發、國家能源局官網轉載的新聞,分量顯然很重,在光伏圈中也產生不小的震動。幾家頭部企業高管在轉發上述新聞的同時,也私下向趕碳號表達了他們的看法。有人認爲,這相當於是政府部門對於BC電池技術路線的表態與背書。
在趕碳號看來,BC作爲光伏電池的一種先進的平臺型技術,能夠得到主管部門的認可、重視,甚至全力支持,這不只是從事BC電池的相關企業的幸運,對於光伏行業、全體光伏人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
有爲纔有位。
多年以來,正是以民企爲主要組成部分的光伏製造企業、全體光伏人的不懈奮鬥、積極有爲,中國光伏產業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價值,才得以不斷提升壯大,光伏製造企業、行業的影響力纔不斷增強。這樣的肯定與表揚,鼓勵與支持,對於多年以來一直潛心光伏技術研發、曾創造出26.81%等多項世界紀錄的隆基綠能,當之無愧。
9月5日,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隆基綠能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介紹了隆基綠能未來在電池技術方向的佈局。過去一週來,行業內圍繞光伏電池的技術方向,展開一場討論,這體現在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中,也體現在資本市場的股價波動裡。
但是,趕碳號也斗膽談一點個人看法:對於《未來5-6年,BC類電池將是晶硅電池的主流》可以視爲利好,但不宜過度解讀,更不能錯誤地以此認爲,BC之外的其它技術路線就沒有意義。
爲此,我們還特地在國家能源局官網上檢索了“BC”、“TOPCon”、“鈣鈦礦”、“PERC”等幾個光伏電池技術關鍵詞,以上關鍵詞均在相關規劃文件中被多次提到。
2022年7月11日,國家能源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8214號建議的答覆》中指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強可再生能源前沿技術和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開展新型高效晶硅電池、鈣鈦礦電池等先進高效電池技術應用示範,掌握鈣鈦礦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製備及產業化生產技術。2021年12月,國家能源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加快高效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研製和突破,開展n型TOPCon、HJT、IBC等高效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
仇恨的财富
02
光伏暴跌,不能全怪大哥
在一些投資者社羣中,圍繞硅片雙龍頭,股民們態度鮮明,支持中環的叫“環粉”,支持隆基的叫“基粉”,論戰時詞鋒犀利激烈,專業素養水平很高,絕不輸行業分析師、研究員。趕碳號因爲有段時間關注中環比較多,有時也被環粉們誤會爲是基粉。基粉就基粉吧,被認作這麼優秀企業的粉絲,至少不是一件壞事。
大学生网恋“翻车现场”,清纯校花变抠脚大汉,简直离谱到家了
各行各業的老大都不容易當,光伏行業的大哥更不容易。最近,趕碳號對於隆基綠能,又有了一些新的認知,至少要比以前更加理解隆基的作爲。
作爲行業老大,企業創始人的言論總會對行業產生很大影響。比如,在2023年SNEC大會前,董事長鍾寶申就說:“今天(SNEC)這樣一個大party,在接下來三四年恐怕都難以被超越”。在會議期間,振國總在接受採訪時談及產能過剩:“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一半以上的光伏行業製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受此影響,資本市場包括隆基在內的光伏板塊暴跌。當時,甚至有人將上述言論與晶科560億在山西大擴產聯想到一起。此後,隆基更是因爲剛說完產能過剩的事,緊跟着自己就擴產,而被廣泛關注和議論。這一次,關於BC電池,情況也類似,隆基業績發佈會一開,當天BC大漲,後續TOPCon板塊也遭到了暴擊。
但是,光伏崩了,其實真的不能怪大哥。我們的市場還是散戶爲主,從風格與價值取向上也偏向預期而輕於當下,機構抱團並且容易相互影響。如果一個市場越來越成熟、公開、透明,投資者越來越成熟,能夠影響到市場的主觀因素肯定就會越來越小。
實際上,多年以來,一直試圖以情懷拉滿的鮮明形象示人的隆基,有時也經常苦惱於招黑體質。即便講的是真話,甚至是肺腑之言,往往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有時甚至事與願違。
《营建股》负债比低+零余屋 太子罗智先:未来充满想像
在去年的光伏行業年會上,趕碳號與包括隆基領導在內的光伏企業品牌夥伴們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做企業的,心理素質都是過硬的,雙反這樣的大風大浪都不怕。和殘酷的市場競爭相比,一些流言蜚語,又能算得上什麼呢,徒增一笑而已。
東方文化,是和的文化,水的文化,謙謙君子,鬥而不破,都比較含蓄。而西方文化,更直來直去。“企業”是西方世界的產物,而自由競爭恰恰又是商業世界的常態。所以,隆基有時看上去很直,目標明確,哪怕就是針對競爭對手,從自由競爭的角度看,其實也沒什麼——只是這不太符合東方文化的調性。
打個比方,善於狂懟一切競爭對手的馬斯克,算是全球最優秀的企業家了,但放在中國的文化與商業環境中,可能就比較難適應了——因爲我們更崇尚謙虛內斂,凡事留有餘地——這些氣質千百年來已經內化在我們的基因裡了。
所以,哪怕退一萬步,隆基在行業發展的一些關鍵節點上,認真發佈有利自身的觀點,給競爭對手製造一些麻煩,甚至是將矛頭直指友商,只要是放在桌面上的陽謀,只要在法律與公序良俗的框架之下,很多人可能不認同,但不能稱爲“錯”,競爭手段而已。
含蓄是一種美,直接其實也是。比如,在手機這個行業,競爭一向殘酷,企業之間直接開懟。但在汽車行業卻不是這樣,互相含情脈脈很含蓄。所以,當大嘴餘承東上來就提出問界要幹掉BBA時,行業一時很難接受。但現在看,汽車行業也越來越直接了。
同台TRASH致敬張雨生 天王星「U:NUS」超狂身家曝光
做老大不易,樹大招風,關注度高,要求也高。利用行業老大的領導力,發表觀點,發揮影響,這可能是當大哥爲數不多的“實惠”了。正如振國總所說的,產能階段性過剩之下,市場競爭已越來越殘酷。公衆包括股民們,也不應把隆基放在聚光燈下用放大鏡加以審視,更不能搞道德綁架。如果我們就把隆基視爲商業世界中一家經營得很優秀的企業,我們的心態可能會平和很多。
產品曾乏人問津 一路燒錢的力旺如何躍升最貴記憶體股?
評價一個組織,並不能只用評價人的道德標準,比如是否“正直、善良”,然而我們卻經常混淆。
Blueair 7系列 实测超高CASR
評價一家企業,最客觀的標準就是財務標準,長期、穩健、可持續,能夠爲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價值。如果再延展一些,那就是ESG標準,即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
03
南臺科大籌辦科技棒球嘉年華11月4日登場
BC電池的假想敵
加贝尔幼儿园再增3确诊 妈妈照顾染疫童也中镖
最近一週,行業中似乎瀰漫着一種氣氛,即TOPCon、HJT、BC之間會對立廝殺,一番大戰下來,TOPCon和HJT,都要被BC終結。事實是這樣嗎?
趕碳號不懂技術,但也隱約感覺,BC和TOPCon、HJT其實不是敵人,更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關係,反而是一種完美的結合。
所謂BC即Back Contact(背接觸電池),通過將電池正面金屬柵線放到背面,減少陽光遮擋,儘可能多地利用入射光,核心是引入激光開模技術來保護背面鈍化層的鈍化性能,減少界面處載流子複合擾動,從而達到減少光學損失,提高電池轉換效率的目的。
正是因爲BC電池並非在材料的化學反應層面做出優化,而是電池製造工藝層面的改進,因此與當前市面上的產品之間並不排斥。TOPCon可以和BC結合,形成TBC,HJT未來可以和BC結合,形成HBC, PERC也可以和BC結合,形成HPBC。
在隆基綠能業績交流會上,董事長鍾寶申說:“接下來的5-6年,BC類電池會是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
另外,鍾董還表示,“TOPCon仍是過渡產品,和現在的PERC相比,它的提升幅度還是太小,行業技術方面高度同質化,非常容易出現投資收益達不到預期的狀態,或者說出現未賺錢就過剩的現象,現在已經有這種苗頭。”
趕碳號當時大受震撼,“T天已死,B天當立,歲在今年,天下隆基”。但後來想了想,感覺鍾寶申的這個“接下來的5-6年”,可能容易引發歧義——是從當下開始,到未來的5-6年之間,BC類電池就是絕對主流了,還是5-6年以後才能成爲絕對主流呢?
台大不会设高中! 竹县议长拒绝台大拜访 避免为竹北分部背书
從隆基對外的宣傳報道中,感覺就是從當下開始“絕對主流”了。但回到現實,又有點不太相信——可能我們這些只會碼字吹水的一介凡夫、技術盲,無法領會和前瞻到光伏技術進步與降本的速度究竟會有多快吧。正因爲是隆基,最近的市場還是信了,至少半信半疑。因爲是一言九鼎的大哥,絕不會開玩笑,特別是開這種玩笑。
從光伏組件的出貨量看,今年至少還是PERC的天下;明年是TOPCon的天下,大約可以佔到市場的70%。後年,也就是2025年,BC電池會成爲絕對主流嗎?技術盲趕碳號拍腦袋判斷,有一定可能性,但難度應該也不小。另外,明年和後年,除了TOPCon以外,還有大量的HJT產能在路上。
一票1千元…南投鄉代邱瑞榮涉透過鄰居買票 二審認定無授權判當選有效
實際上,中來股份纔是中國第一家量產IBC電池的公司。最近,中來股份總裁林建偉在接受PV-TECH採訪時表示,早在4、5年前,中來就已經開始IBC電池生產,但由於工藝工序繁雜、良率不高、成本高等多方面原因,中來最後並沒有選擇IBC的技術路線。不過,中來在這一方面的研發工作從未放棄,目前實驗室樣品效率仍然保持着行業的頂尖水平。
對於BC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成爲主流,林建偉態度鮮明:BC技術是個好技術,但5-6年內能取代TOPCon、成爲“絕對主流”這種預測,有些過於樂觀。雖然BC組件在效率上取得了一些突破,在產品美觀性上相對於TOPCon和HJT,有一定優勢,但其在雙面率和技術專利等方面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還有待解決。
一家頭部的光伏一體化企業,選擇了TOPCon,也儲備了HJT電池,並且實驗室數據很不錯。當然它也佈局了BC、鈣鈦礦等。企業技術方面負責人就說:“TOPCon的生命週期至少三年吧。”
可能在他眼裡,三年的生命週期對企業來說就夠了。
這裡有兩個現實:
华航:2050年达净零排放目标
1、 光伏企業做投建方案的時候,設備攤銷通常會按5-7年計算。2、 現在的落後產能PERC,在2019年作爲先進技術,才成爲主流。2019年PERC電池市佔65%。
對比PERC的歷史,如果TOPCon能有三年生命週期,已經足夠了。
但對於還沒有實現大量出貨的HJT來說,時間可能更短。
HJT表面上氣定神閒,口上堅定地說:“今年下半年,或明年……或是明年下半年HJT一定能實現技術突破、市場反攻。”估計內心一定是焦慮的。若HJT組件不出貨,就沒有銷售收入;若和Perc、TOPCon價格拉不開差距,就沒有利潤。如果時間不夠,按照隆基的“絕對主流”邏輯,是不是可以直接上HBC呢?
堅定選擇TOPCon、勇於梭哈的企業,就是看好現在,看好未來三年或者是他們認爲合理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他們鞏固了在行業地位,也賺到了錢。
那麼,留給TOPCon、HJT的時間,有沒有三年呢?按林建偉的觀點是五六年都樂觀,但按照隆基的表述,時間卻很短。如果是後者,那就要取決於這些企業對於BC的技術的儲備,以及現有技術、產線在未來有沒有可能升級改造。
實際上,晶科已在BC上實現一定量產,晶澳科技也表示目前研發有BC電池技術儲備。鈞達股份已建立基於N型技術的BC產品實驗線,即將中試。
9月12日,通威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實現TOPCon、HJT、BC電池、鈣鈦礦/硅疊層電池等技術路線研發的全面佈局,並在N型電池方面持續突破,各項產品指標處於行業領先。其中,P型TBC研發批次效率達到25.18%,N型TBC最高研發效率達到26.11%,鈣鈦礦/硅疊層電池效率達到31.13%。這也是爲數不多直接公佈BC電池研發效率的企業。
宜兰不老节 邀银发族来跳舞
武神 血脉
食色大陆
04
BC的挑戰與美好未來
作爲一個外行,趕碳號也稍加置喙,歡迎批評指正:思考BC類電池的未來,似乎可以從技術、成本、市場、專利等四個維度來分析。
首先是技術。趕碳號非常認同振國總也經常說的光伏的“第一性”原理,那就是光電轉化效率。這是整個行業的本質與邏輯原點。所以,技術永遠是放在首位的。從技術角度,BC的轉化效率之領先毋庸置疑。
在從P型向N型技術迭代的分岔路口,一些投資者及觀察人士認爲,隆基綠能的表現一度令市場失望。
隆基在研發上創造出下多個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但是,業內人士大多也知道,這些世界紀錄從實驗室到真正量產,其實並不容易。2022年9月,公司重磅推出HPBC,即Hi-MO 6,後來因爲成本等問題選擇了TOPCon,即Hi-MO 7。
在幾個月前,市場中還有傳言,隆基綠能可能將要試水10GW的HJT。有人評價,隆基內部的“賽馬機制”在此刻,可能反而成了決策的拖累。
其實從HPBC的發展來看,隆基的產品戰略一直相對清晰,推進得也很堅決。此次公開表態,真心爲隆基的勇氣和決心點贊。BC雖然很難,但前面有愛旭的一馬當先勇闖無人區,現在又有光伏一哥隆基壓陣提升士氣與信心,未來一定是美好的。最近,各家機構都在陸續出研報,最近趕碳號也會專門撰文,在此不再贅述。
第二是降本。
提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降本。BC類電池降本的時間曲線決定了現有技術路線的生命週期。是當下立即實現的“絕對主流”,還是三年以後的“絕對主流”,還是五六年之後的“絕對主流”。這是一道思考題,也是一道證明題。
在投資者交流會上,隆基並沒有透露HPBC的成本,但可以逆向思考,這個問題或許已有答案。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透露,公司目前BC產能主要爲30GW HPBC電池項目,並已於今年上半年投入量產,預計今年底實現達產,目標是24GW。如果成本沒有降下來、良率沒有提升上去,隆基會大幹一場嗎?
降本究竟降到了什麼程度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愛旭、隆基在以什麼樣的速度和行進曲線降本,這其實才是問題的關鍵。
第三是用戶。
承接第二個問題,那就是BC類電池的客戶。
TOPCon的擁躉、BC類電池的異議者林建偉認爲,BC類電池,要想成爲主流的光伏電池技術,尤其是對於大型地面項目,必須在效率、雙面率、成本三個方面沒有明顯的短板,才能實現最優的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
林建偉表示,從產業鏈完整度來看,當前BC技術設備、材料等相關聯的整體產業鏈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初期產能將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而TOPCon技術產業鏈配套的各個環節都已成熟,不存在這個阻礙;另一方面,BC組件更適合對於美觀度要求較高並且價格敏感度低的中高端分佈式戶用及工商業市場,目前的市場需求也僅爲海外少量分佈式屋頂。
對此,趕碳號認爲,中國的光伏市場大半在海外,海外目前的主力市場是歐洲,歐美的主流又是戶用。所以,BC類電池的市場空間,肯定是廣闊的。核心問題還是降本增效。只要BC的降本速度足夠快,效率足夠高,顏值進一步提升,色差進一步降低,客戶、應用場景這些就不是問題。
最近,愛旭就率先表態:公司2024年的BC電池成本,將與TOPCon打平。這,絕對是一個爆炸性觀點。對此,趕碳號也正在研究。
最後一個問題是專利。
科科科技 送件申请IPO
林建偉向PV-TECH表示,BC技術的幾條分支路線的知識產權,幾乎都已經被國外研究機構和企業,以及國內極少數企業所控制。
BC技術的提出者是美國SunPower公司,自2012年以來申請的BC電池技術專利數量不斷增加,在美國、日本、韓國、中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歐專局國家等均有較大量的同族申請,全球佈局態勢極其明顯,並且涵蓋了電池之後所有產業鏈條中下游的技術節點。未來其他廠家想進入該賽道,必須直面技術專利的問題。
追随学长高国豪脚步 松山马建豪参加无疆界篮训营
趕碳號查詢到,BC電池的專利最早由SunPower在2005年8月獲得,今年1月24日歸屬於TCL中環的子公司Maxeon。該專利最早將於2026年12月20日到期,但已延長至2027年2月28日。
專利持有者不是別個,是隆基綠能多年來的最大友商——TCL中環作爲第一大股東的子公司——Maxeon。真要有繞不過去的專利壁壘,雙方或許都無法通過合理的專利授權和使用費用解決吧。
當我們不能最大程度上在技術上、法律上接近事實的核心之時,只能用常識來思考這一問題。從愛旭的訂單情況判斷,BC類產品的主力市場,很可能先海外、再國內。那麼,愛旭、隆基等不可能不考慮這方面的風險。如果真要出現專利糾紛,專利持有者不可能表現得如此平靜。
更何況,此前隆基與韓華的專利糾紛持續數年。以隆基當下的專業能力,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嗎?趕碳號認爲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後記
天津高中生冒充“官二代”,北大美女上当了,是造谣还是另有隐情
一項先進技術的普及,普及到能夠創造其最大價值,往往並不取決於它的長板有多長——某一項或某幾項上有多麼先進,而往往取決於它不能有致命缺陷或明顯短板。比如,電動車,綠色低碳,購置使用成本低,代表着交通工具的未來,但如果在過去幾年中,在續航里程、充電時長、安全性等方面有任何一個成爲致命缺陷的話,行業都不可能獲得現在的發展。好的技術,永遠是既要又要還要。再以HJT爲例,生產工藝流程更短只要四步,轉化效率與發電增益更高,未來疊層更有優勢,但就因爲降本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這就成了致命缺陷。當然,這也蘊含着巨大的機遇,一旦解決,可能就是根本性的逆襲時刻。做企業也一樣,既要埋頭苦幹、努力把握住當下的商業機會,又要永葆創新動力,對於新技術始終保持探尋精神,目光長遠,佈局超前,避免出現戰略迷失。所以,做企業,就要做充滿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而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更加不能成爲機會主義者。只有永續經營,纔不會是隻能賺到某一個階段的錢。
立委李昆澤喊爭取擴大高雄商圈補助 目標額500萬
彼得·德魯克就曾說過,一家平靜無波的企業,必是管理上了軌道。光伏行業,光伏企業,現在還在全力衝刺之中。